療癒的科學:希塔療癒如何運用「表觀遺傳學」原理,釋放你DNA中的家族限制
一句話說清楚希塔療癒:
希塔療癒,就像是進入你人生的後台編輯模式。
在一個極度放鬆的腦波狀態下,直接請求宇宙的「總編輯」,幫你把劇本裡「我不行」的段落,一鍵取代為「我做得到」,然後親眼見證故事更新成真。
我是命運藍圖編導師––李宜倫。
我曾在台灣百大企業累積七年產品行銷經驗,專精於定位與市場開發,深刻理解「價值傳遞」的重要。
轉職為全職身心靈工作者後,我已有三年教學歷程,涵蓋紫微斗數、元辰宮,並獲得希塔療癒 Master 國際導師認證
這段跨界旅程讓我把行銷的邏輯思維與身心靈教育的感性溫度完美融合,不僅建立了穩固的個人事業,也支持學員精準找到自身定位與價值。
你事業上最大的對手,是市場,還是你的曾祖父?
這聽起來很玄,但「靈性科學」的研究正揭示一個驚人真相:「表觀遺傳學」告訴我們,祖輩的重大創傷與生存信念,真的會像一份「註記」一樣透過DNA代代相傳,深刻影響著你的財務決策與領導力。
本文是一份完整的實戰攻略,將為你系統性地解析希塔療癒如何成為破解這份「遺傳業力」的關鍵鑰匙。
本文承諾與免責聲明:本文所有技術定義、步驟與用語,皆以希塔療癒官方學員手冊為準;同時提醒此法不取代醫療,屬於身心靈自我成長與助人技巧。
第一部份|希塔療癒的核心原理:安全、高效的運作系統
希塔療癒的整個過程,都根植於一個根本的心理學原則,正如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 (Carl Jung) 所精闢指出的:
“Until you make the unconscious conscious, it will direct your life and you will call it fate.”
(「除非你讓潛意識意識化,否則它將指引你的生命,而你稱之為命運。」)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 Jung》
希塔療癒,正是將潛意識意識化,並賦予你改寫命運腳本的工具。
讓我們先從它的四大核心設定,來理解它為何如此安全又高效。
世界觀的安全性:為何直達「第七界」,能根本解決「中邪」疑慮?
此段落用一個簡單的比喻,解釋希塔療癒的世界觀,並從根本上解答新手對於能量安全性的常見疑慮。
你可以把宇宙想像成一棟有七層樓的能量大樓,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居民」和「規則」。
一樓是礦物水晶,二樓是植物精靈,三樓是我們人類與動物,四樓存放著祖先靈魂記憶,五樓有天使指導靈,六樓是宇宙法則。
而第七樓,則是頂樓的創辦人辦公室,也就是「一切萬有的造物主」所在之處。
那裡沒有具體形體,只有最純粹、最乾淨、充滿無條件的愛的創造能量。
那為什麼希塔療癒強調,所有請求都必須「直達七樓」呢?
這就是回應「中邪」或能量干擾疑慮的核心關鍵。
想像一下,如果你想修改公司的核心政策(你的信念),你絕不會跑去四樓紀念館問祖先意見,也不會在五樓跟各部門主管開會協商,因為那樣太沒效率,而且意見太多、容易被干擾。
最快、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搭乘專屬電梯,直達七樓創辦人的辦公室,請求最高權限來協助你更新自己的系統。
這就是希塔療癒的作法:不招喚、不附身、不與中間樓層的能量打交道。
我們是直接與最源頭、最純淨的能量合作,請求、下達指令並見證改變。整個過程,安全、乾淨,而且你永遠是主導者。
科學基礎的高效性:為何是「希塔波」,潛意識的黃金學習視窗?
你一定有過快要睡著前,腦中各種靈感紛飛、畫面不斷的經驗吧?那個半夢半醒的狀態,其實就非常接近腦科學家所說的「希塔波」(Theta Wave, 4–8Hz)狀態。我們可以把大腦想像成一台有著不同「運作模式」的電腦。白天專注工作、邏輯思考,是高速運轉的「貝塔波 (Beta) 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我們潛意識的「防火牆」開得最強,很難去更動底層的設定。
而希塔波,則是比阿法波更慢、更深層的狀態,是通往潛意識的「超級管理員模式」。
腦神經科學家與精神科醫師丹尼爾.艾門(Dr. Daniel Amen)在他的著作中解釋,希塔波與潛意識活動有著密切關聯。
在這個狀態下,意識心智的批判與防衛會降到最低,我們儲存在潛意識深處的長期記憶、情緒印記與核心信念,會變得非常活躍且容易被存取。
這就像是你要為電腦重灌作業系統,必須先進入「安全模式」或「工程模式」。
希塔波就是我們大腦的「神經重塑工程模式」。
靈性科學家喬.迪斯本札博士(Dr. Joe Dispenza)也強而有力地指出:
「希塔腦波狀態是魔法發生的地方。在那裡你可以重新編程你的潛意識心智。」
定位問題的精準性:用「四個信念層」與「肌肉測試」描繪問題地圖
我們的信念,就像儲存在電腦裡的不同檔案,有些很好找,有些則藏得很深。
希塔療癒把它們分為四個「資料夾」,方便我們精準定位問題:
- 核心層 (Core Level),像是你桌面上的Word檔,是此生所學
- 遺傳層 (Genetic Level),像是電腦出廠的預載系統,來自祖先DNA
- 歷史層 (History Level),像是雲端共享硬碟,存放著集體意識與前世記憶
- 靈魂層 (Soul Level),這是最深層的,是你存在的核心設定
那怎麼知道問題是出在桌面檔案,還是作業系統本身呢?
這時,我們就需要一個非常巧妙的工具——「肌肉測試」。
你可以把肌肉測試,理解成你身體內建的「誠實反應系統」或「人體測謊機」。我們的身體遠比我們的大腦誠實。
當你口中說出一句與你潛意識深層信念相符的話,你全身的肌肉和能量會保持在一個強壯、穩定的狀態。
但當你說出一句與深層信念牴觸的話,你的神經系統會瞬間產生一個微小的「衝突訊號」,導致肌肉暫時性地、無意識地變弱。
這種身體與心靈的直接連結並非空穴來風,它有著深刻的生物學基礎。
正如先驅的細胞生物學家布魯斯.立普頓博士 (Dr. Bruce H. Lipton) 所證實的,我們的內在信念直接影響著外在身體:
“The moment you change your perception is the moment you rewrite the chemistry of your body.”
(「你改變觀念的那一刻,就是你重寫身體化學反應的那一刻。」)
——《The Biology of Belief》
肌肉測試正是利用了這個原理,讓我們得以精準地讀取並定位那些隱藏的潛意識程式碼。
執行過程的倫理性:三大安全守則建立清晰的專業界線
在我們開始任何深度的內在探索前,建立一個絕對安全的空間,是最重要的事。
所以,每一位專業的希塔療癒師,都會跟你說清楚以下三條「安全守則」,這也是我們品牌信任的地基:
- 你是駕駛,療癒師是導航員:你永遠是你自己人生的駕駛。療癒師的角色,就像是坐在副駕駛座的專業導航員。他會提供你看見不同路線的可能性,但最終要不要轉彎、轉去哪裡,方向盤永遠握在你手上。任何一個調整,都必須由你親口說出「好,我同意」,我們才會進行。
- 我們是心靈的「健身教練」,不是醫師:希塔療癒可以幫助你鍛鍊內在的信念肌肉,但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診斷與治療。如果你身體或心理有嚴重的狀況,第一步永遠是先去看醫生,這才是對自己最負責任的作法。
- 我們是幫你看清地圖的人,不是替你決定目的地的人:療癒師會像一面乾淨的鏡子,幫助你照見自己內心的渴望,但我們絕不會告訴你「應該」離職、「應該」分手,或保證你「一定會」賺大錢。你的人生,最終的決定權與榮耀,永遠屬於你自己。
整個第一部分的核心觀念,可以用一句廣為流傳的智慧結晶來總結,這句話深刻地描繪了信念如何逐步塑造我們的現實。
這常被認為是出自思想家甘地 (Mahatma Gandhi) 的精神:
“Your beliefs become your thoughts, Your thoughts become your words, Your words become your actions, Your actions become your habits, Your habits become your values, Your values become your destiny.”
(「你的信念變為你的思想,你的思想變為你的言語,你的言語變為你的行動,你的行動變為你的習慣,你的習慣變為你的價值觀,你的價值觀變為你的命運。」)
第二部分|祖先業力如何變成你的創業阻力:三大常見的遺傳劇本
細胞生物學家布魯斯.立普頓博士(Dr. Bruce Lipton)指出,我們的思想與信念可以改變基因的表達。
這個領域被稱為「表觀遺傳學」,它為我們理解家族影響提供了科學的視角。
腦神經專家瑞秋.耶胡達博士 (Dr. Rachel Yehuda) 在其對創傷的研究中,也為此提供了清晰的定義:
“Epigenetics is the science of how your environment and choices can influence your genetic expression. It’s a mechanism that explains how the trauma of the past can be carried forward to future generations.”
(「表觀遺傳學是一門關於你的環境和選擇如何影響基因表達的科學。它是一種解釋過去的創傷如何能被傳遞給後代的機制。」)
這些被傳承下來的,不僅是基因,更是一套套「生存劇本」。
正如代際創傷專家馬克.沃林 (Mark Wolynn) 在其著作中深刻指出的:
“The unresolved traumas of our ancestors can become our own. We may be living the unlived lives of our parents, grandparents, or even great-grandparents.”
(「我們祖先未解的創傷,可能會變成我們自己的。我們可能正在過著我們父母、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未能活出的人生。」)
——《It Didn’t Start with You》
以下是創業者身上最常見的三條「祖先劇本」:
劇本一:「金錢是燙手山芋」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案子談得很順利,但一要報價就心虛,忍不住自動打個折?
或是客戶明明很滿意,你卻拖著不敢收尾款,好像口袋裡有錢會讓你坐立難安?
這很可能就是你的DNA在對你大喊:「小心!我們的祖先曾因為有錢而被掠奪(或破產),快把錢推開才安全!」
於是,你的身體就忠實地執行了這個「推開金錢」的舊指令。
這個劇本會讓你在商業世界中,不斷地自我破壞,下意識地拒絕豐盛的到來,因為在你的潛意識深處,金錢等同於危險與失去。
劇本二:「出頭的釘子會被打」
你是否寫好了一篇完美的貼文,卻在按下「發佈」鍵前猶豫了三天三夜?
或是每次想到要開直播、上台分享,就感覺喉嚨發緊、腦袋一片空白?
這或許不是你沒自信,而是你的祖先在你的潛意識裡留下了訊息:「我們的祖輩曾因為太過突出而被懲罰(例如文字獄、鬥爭),孩子,躲在人群裡比較不會受傷。」
這個為了保護你而存在的舊程式,卻讓你錯失了所有被看見的機會,無法在市場上建立你的專業權威與個人品牌影響力,因為你的身體誤以為「被看見=死亡」。
劇本三:「事業與幸福的翹翹板」
你是不是發現,自己的事業運和感情運,總像翹翹板一樣,一邊好起來,另一邊就出問題?
當你全力衝刺事業時,親密關係就亮起紅燈;當你投入感情時,工作就停滯不前。
這可能源於你從母親或祖母那裡,無意識地繼承了她們的劇本:「一個女人必須為家庭犧牲事業(或自我)」。
你的潛意識因此誤以為,事業和幸福,是你人生中無法同時擁有的選項。
這個信念會讓你不敢全然地投入成功,因為你害怕成功的代價是失去愛與歸屬感。
這些劇本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對家族系統的無意識忠誠。
家族系統排列創始人伯特.海寧格 (Bert Hellinger) 提醒我們,這種連結的力量遠超我們想像:
「家庭的和諧與個人的幸福,取決於每個成員是否都在系統中擁有一個恰當的位置,並且承認那些比我們早來的人。」
——《誰在我家:海寧格的家庭系統排列》
希塔療癒的核心技術:改寫人生劇本的四大工具
這四個工具的共同目標,都建立在一個強大的宇宙法則之上,這個法則被無數成功者所驗證,而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 (Napoleon Hill) 將其總結為一句不朽的名言:
“Whatever the mind can conceive and believe, it can achieve.”
(「心靈能夠構想並相信的一切,它都能實現。」)
——《Think and Grow Rich》
深度挖掘:像心靈園藝師,把問題連根拔起
你有沒有過「問題打地鼠」的循環經驗?解決了金錢焦慮,卻發現焦慮轉移到了關係上。
這正是因為我們只處理了表層的「症狀」,卻沒有拔除深藏在潛意識裡的「根源」。
希塔療癒中最核心的技術——「深度挖掘」(Digging)——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場「心靈的園藝工程」。
一般的正面思考像修剪雜草葉片,春風吹又生。
深度挖掘則是教你一套安全、系統化的方法,順著雜草的莖,一路往下挖,直到找出並移除那深埋土壤裡的「主根」——也就是心理學上說的「底層信念」。
一旦主根被拔除,所有長在它上面的雜草(各種表層問題)就會因為失去養分而自然枯萎,效果才能深層且持久。
信念轉換與見證:用Word的「尋找與取代」,一鍵更新
當我們用「深度挖掘」找到了那句負面底層信念之後,下一步就像在Word文檔中使用**「尋找與取代」(Find and Replace)功能。
你只需要進入希塔波的「編輯模式」,下達指令:「在『尋找目標』欄位,輸入舊信念『我不值得成功』;
在『取代為』欄位,輸入新信念『我天生就值得輕鬆地享受成功』」。
最關鍵的一步是「見證」。
當你按下「全部取代」後,Word會跳出一個「已完成1處取代」的確認訊息。
在療癒中,「見證」就是指你要在心中「接收」到那個任務完成的確認訊號**。
這個「看見」或「感覺到」的動作,就是在對你的整個身心系統說:「嘿,舊檔案已刪除,更新已確認完成,請立刻開始執行新版本!」
這個「更新」的過程,不僅僅是語句的替換,更是心態模式的根本轉變。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卡羅.杜維克博士 (Dr. Carol S. Dweck) 在其著名的「心態」理論中,完美地解釋了這種轉變的力量:
“The belief that your qualities are carved in stone — the fixed mindset — creates an urgency to prove yourself over and over. […] The growth mindset is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your basic qualities are things you can cultivate through your effor1ts.”
(「相信你的特質是刻在石頭上一成不變的——也就是固定型心態——會讓你產生一種不斷證明自己的迫切感。 […] 而成長型心態則基於這樣一種信念:你的基本品質是你可以透過努力來培養的東西。」)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希塔療癒的信念轉換,正是幫助我們從「固定型心態」的舊程式,升級為「成長型心態」的新版本。
感覺下載:讓身體先「體驗」到成功的平衡感
你是否頭腦知道「我應該要自信」,但身體就是做不出來,心裡也完全「沒感覺」?
這就是「感覺下載」(Feeling Work)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學騎腳踏車」。
光讀一本說明書(知道道理)沒用,你必須讓身體親自「體驗」到那個獨特的「平衡感」。
很多創業者因為家族創傷,潛意識裡從未真正體驗過「安全地被眾人矚目」、「理直氣壯地為自己價值定價」是什麼感覺。
他們的身體裡,缺少了那份「成功」的肌肉記憶與神經迴路。
「感覺下載」**,就像是請一位頂級教練(造物主),直接將這份完整的肌肉記憶與神經訊號,瞬間「安裝」到你的身體裡。
下載完成後,「成功的感覺」就不再是陌生概念,而是一種你身體早已熟悉的、可以自然流露的狀態。
顯化與憶起未來:像規劃一趟完美的旅行,把願景變為現實
很多人以為「顯化」就像是對著流星許願。
但希塔療癒的「顯化」,更像是一套縝密的**「心靈旅行規劃術」。
首先,要清空過期的行李**(透過挖掘清理阻礙信念);
其次,要設定清晰的目的地(明確的目標);
然後,下達指令預訂機票(在希塔波中向宇宙確認);
最後,打包出發(在現實中採取一致的行動)。
在這個流程中,還有一個獨特的決策工具,叫做**「憶起未来」**。
這就像在出發前,先用Google街景服務「預覽」一下你的巴黎之旅。
你可以「感受」一下走哪條路、住哪個旅館讓你更放鬆。
這不是算命,而是一種深度的「直覺預演」,幫助你在眾多選項中,做出最符合你最高利益的選擇。
在這個「心靈旅行規劃」中,最關鍵的燃料就是「感覺」。
你必須先在內在感覺到旅途的陽光與喜悅。
這正是顯化法則導師內維爾.戈達德 (Neville Goddard) 所傳授的核心秘訣:
“Assume the feeling of the wish fulfilled.”
(「去感受願望已經實現的感覺。」)
——《The Power of Awareness》
當你持續保有這種已然實現的感覺,整個宇宙就會開始為你重新排列組合,讓外在實相與你的內在狀態達成一致。
六大商業情境實戰SOP:將內在轉化落地為穩定現金流
在進入具體的SOP之前,我們需要建立兩個核心的戰略思維。首先,是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 (Stephen R. Covey)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到的第二個習慣:
“To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means to start with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your destination. It means to know where you’re going so that you better understand where you are now and so that the steps you take are always in the right direction.”
(「以終為始,意味著從對自己終點的清晰理解開始。意思是要知道你要去哪裡,這樣你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你現在的位置,從而確保你採取的每一步都朝著正確的方向。」)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其次,為了確保我們的願景不僅僅是空想,我們需要將其落實在可追蹤的行動上。
正如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 (Peter F. Drucker) 的思想精髓所言:
“What gets measured gets managed.”
(「能夠被衡量,才能被管理。」)
帶著「以終為始」的清晰願景和「凡事衡量」的務實精神,讓我們開始執行以下的商業SOP。
4-1|金錢與定價SOP:從「收錢有罪惡感」到「被好好付費」
- 身體對話: 找個安靜角落,寫下你渴望的「夢幻價格」。看著數字,輕聲說:「我完全值得、而且很安全地收取這個價格。」然後,覺察你的身體:是擴張還是緊揪?呼吸是順暢還是變淺?這些微小訊號就是潛意識的回答。
- 找出故事: 如果身體緊繃,溫柔地問它:「你在擔心什麼?如果我真的輕鬆收到這個價格,最害怕發生什麼?」讓念頭浮現,不要評判。一路往下問,直到你找到那個最古老、最根本的故事,通常與愛、歸屬感或生存恐懼有關。
- 改寫劇本: 在放鬆狀態下,請求宇宙:「請幫我把我潛意識裡『賺錢會失去愛』的故事劇本,溫和地釋放,並重新改寫為『我的豐盛,能為我帶來更多充滿愛的連結』。」
- 試穿新感覺: 繼續請求:「請為我的每一個細胞,下載『理直氣壯地報價是什麼感覺』、『看見錢進帳時感覺很喜悅是什麼感覺』。」花幾分鐘去感受這份全新的、自信與喜悅的身體感覺。
- 錨定行動: 帶著新感覺,設定一個今天就能完成的最小行動。例如:把官網上一個方案的價格調高一點點;或在鏡子前練習一次你充滿自信的報價說詞。完成它,慶祝它。
4-2|副業現金流SOP:將靈感化為穩定收入的溫柔練習
- 為小願望許諾: 先別貪心。挑出一個三個月內最想實現的小願望,例如「有三位一對一客戶」或「開辦一期五人小班課」。把它寫下,當作與宇宙的溫柔承諾。
- 辨認潑冷水的小聲音: 當你寫下願望時,腦中冒出的「萬一沒人報名怎麼辦?」、「我根本不會行銷啊!」等聲音,就是我們要清理的對象。用挖掘與轉換,一一釋放它們。
- 每日「15+1」練習: 連續十天,每天給自己15分鐘,在希塔波中感受願望已實現的美好畫面。結束後,再設定一個「今天就能完成的最小步行動」,例如發一篇知識貼文、關心一位舊客戶。
- 安裝「輕鬆產出」新感覺: 過程中,隨時請求宇宙為你下載新的內在APP,例如:「我知道如何在享受生活的同時,輕鬆地分享我的價值是什麼感覺。」
- 溫柔回顧: 十天後,好奇地觀察成果:「原來大家對A主題比B主題熱烈」。從這些線索中,找出下一輪可以優化的方向。這不是考試,而是一場有趣的尋寶遊戲。
4-3|品牌曝光與說服SOP:練習「安心地被世界看見」的暖身操
- 誠實辨認舞台恐懼: 你是不是花了好幾個小時寫完貼文,手指卻懸在「發佈」鍵上?或者想到要開直播就心跳加速?我們先不評判自己,只是溫柔地看見:「啊,原來我的身體對『被看見』這件事,反應這麼大。」
- 探尋古老故事: 把手放在你感覺最緊繃的部位(可能是胸口或喉嚨),輕輕地問它:「親愛的,你在保護我什麼?如果我真的被很多人看見,你最擔心的、最可怕的事情是什麼?」靜靜地聽,答案通常不是關於流量,而是一些古老的故事,例如:「會被家族排斥」、「會被懲罰」。
- 更新上台許可證: 找到舊故事後,請求宇宙:「請幫我釋放『被看見=危險』的舊程式,並重新安裝『我的分享,本身就是一份有價值的禮物』。」同時,下載新感覺:「我知道如何在真實表達的同時,依然感覺安全是什麼樣子」。
- 發文前三分鐘安心儀式: 在按下「發佈」前,做一個安心的小儀式:深呼吸三次;看看窗外遠方,告訴神經系統「我很安全」;輕聲說出你今天最想分享的一句核心祝福。
- 用溫柔的重複建立熟悉感: 不要強迫自己每次都要寫出驚世巨作。試著將一個主題,用不同角度,輕輕地、重複地說幾次。這種溫柔的重複,能讓你的神經系統慢慢習慣「被看見」,建立起真正的安全感與自信心。
4-4|人際合作SOP:緩解你的「關係過敏原」,讓貴人不再變小人
- 辨認關係過敏原: 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有某幾種類型的人(如:權威型客戶、創意型夥伴),你一跟他們互動就渾身不對勁?誠實地把這些讓你「過敏」的對象類型寫下來。
- 身體確認過敏原: 針對你寫下的每個類型,用「肌肉測試」來確認。例如,輕聲說:「對我來說,所有穿西裝的權威人士都是很有壓迫感的。」看看你的身體是同意(肌肉強壯),還是不同意(肌肉變弱),確認這個反應是否存在於潛意識。
- 找出源頭並更新解藥: 問問自己:「我第一次對這種人感到不舒服,是在什麼時候?這個感覺,像不像我父母面對他們老闆時的感覺?」找到故事後,請求宇宙:「請幫我釋放『權威=危險』的舊信念,並改寫為『我能在任何權威面前,都感覺平靜且充滿力量』。」
- 開會前的安心預防針: 在下一次要面對你的「過敏原」對象之前,花一分鐘,在心中為自己下載新感覺:「我知道如何在保有自己立場的同時,友善地溝通是什麼感覺」、「我知道如何溫柔而堅定地說不,而不會感到內疚是什麼感覺」。
- 用清晰的遊戲規則取代情緒猜謎: 把合作從「猜他可不可信」的情緒猜謎,變成一場「規則清晰」的遊戲。白紙黑字地寫下:目標是什麼?誰負責什麼?什麼時候完成?如何溝通調整?當規則清楚了,你的情緒就不需要再為不確定性而過度耗能。
4-5|健康與精力管理SOP:像照顧手機一樣,溫柔地為自己充電
- 每日心靈接地: 你的身體就像手機,持續輸出卻忘記充電,很快就會耗盡。一天至少三次,花一分鐘,把注意力帶回到雙腳,感覺腳底踩地的踏實感,想像從大地吸取穩定、平靜的能量上來。
- 每次服務後的心靈淋浴: 結束一場深度會談或教學後,你的能量場難免會沾染不屬於你的情緒。在心中下指令:「請求造物主,將所有不屬於我的能量溫和地釋放,並收回我遺留的能量。」想像金色光芒從頭頂淋下,沖刷掉所有疲憊。
- 安裝高品質休息軟體: 很多助人者都有「不敢好好休息」的Bug。為自己下載關鍵感覺:「我知道如何在深度付出的同時,依然保有清晰的個人界線是什麼感覺」,以及「我知道如何全然地享受休息,而不需要感到任何罪惡感是什麼感覺」。
- 安排訓練與恢復節奏: 在你的行事曆上,有意識地安排「高強度日」(教學/個案)、「低強度日」(寫作/規劃)與「完全恢復日」(徹底關機去做滋養自己的事)。
- 記錄內在天氣: 每週末花五分鐘問問自己:「這一週,我睡得好嗎?情緒大致平穩嗎?」這個簡單的記錄,會幫助你在下一週為自己做出更友善、更聰明的安排。
4-6|決策直覺SOP:用「心靈的Google地圖」為未來開箱
- 設定預覽目的地: 清晰地寫下你正在猶豫的幾個選項,例如:地址A:課程定價 NT5,000;地址B:課程定價NT8,000。
- 一次只去一個地址: 進入希塔狀態,先去「地址A」。請求造物主:「請讓我感受一下,當我把課程定價為 NT$5,000 時,我的未來會是什麼感覺?」然後,保持開放,去「感受」那裡的「天氣」:是陽光明媚,還是有點陰天?
- 為每個地址寫下明信片: 結束預覽後,立刻把剛剛的感受和畫面簡單記下來。例如:「地址A:感覺很輕鬆,但好像有點空虛。」接著用同樣方式預覽其他地址。
- 選擇最想入住的地方: 看著你寫下的幾張明信片,哪一個地址的「天氣」和「風景」,最讓你感覺興奮、平靜又充滿生命力?那個就是你內在羅盤指向的方向。
- 回顧旅遊心得: 選擇後,執行一週的相關小行動。一週後回顧,你當初的直覺感受,和現在市場的初步反應、以及你自己的身體感覺,是否一致?這個回顧能幫助你微調路徑,讓決策越來越精準。
在所有這些SOP的結尾,「採取一個最小的行動」都是關鍵。
因為內在的轉變,最終需要透過外在的行動來錨定和驗證。
習慣養成專家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 給予了我們最強大的註解:
“Every action you take is a vote for the type of person you wish to become.”
(「你採取的每一個行動,都是在為你想成為的那種人投票。」)
——《Atomic Habits》
每一次你勇敢地報出新價格,每一次你安心地按下發佈鍵,都是在為那個更豐盛、更自信的自己投下神聖的一票。
第五部分|FAQ 直球面對與風險說明
5-1|「會不會中邪或被能量干擾?」
希塔療癒的流程設計強調**「直連第七界」**,也就是無條件之愛與純粹創造的意識場。
這個設定的意義在於:我們不與未知能量互動,不招喚、不中介、不附身;我們做的是請求造物主執行、並以人類的感官「見證」完成。
會談中也會使用結束清理與能量切割,把彼此的能量與責任歸位。
若你仍有疑慮,建議尊重自己的身體感,選擇讓你感到安心的引導者。真正的安全來自兩點:方法的設計與人的界線。
5-2|「這是不是詐騙/快速致富術?」
請把希塔療癒當成「自我成長與助人」的技能,而非保證發財的魔法。
它的目的不是保證結果,而是協助你看見並改寫底層設定,然後把新設定落地成行動。
顯化的語言很容易被誤會成「許願就會有」,實務上它更像「把目標寫清楚、消除內在阻力、每天做一小步、持續校正」。
要判斷是否專業,請看三件事:
一是是否有公開的流程與倫理(自由意志、口頭允許、非醫療免責);
二是是否尊重你的節奏(不灌輸恐懼、不誇大承諾);
三是是否能量化行動(給你工作表與追蹤指標)。
5-3|「效果因人而異嗎?我會不會沒感覺?」
會。
因為每個人的底層信念複雜度、身體敏感度、行動落地強度都不同。
好消息是:這些能力皆可訓練。
你可以從兩條線並行:內在與外在。
內在線上,先練習進入希塔狀態、辨識身體訊號;
外在線上,把每次轉換後的三個小行動寫下並執行,讓身體累積「做得到」的證據。
幾輪下來,敏感度與信任感會明顯提升。
若你屬於較少影像的人,也不必勉強「看見」,用觸覺、情緒波動或呼吸變化當作見證線索同樣有效。
5-4|「課程與費用怎麼看才理性?」
請把學習視為職能投資:你買的不是一次體驗,而是一套可複製的流程與語言,能用在自己與他人,甚至發展成副業或專業。
評估時,請檢查三件事:
一是課程綱要是否含四大核心(挖掘、轉換、下載、顯化)與練習時數;
二是導師與社群支持是否足夠(練習會、反饋、倫理規範);
三是收費透明(是否註明時數、授權與證書、是否含後續練習)。
當你能用 SOP 驗證自己的進步,費用的意義就會變清楚——它換到的是一套能長期創造價值的技能。
第六部分|下一步:你的學習路徑與品質保證
6-1|建議學習路徑(從自助到助人)
- 基礎 DNA: 學會連結第七界、肌肉測試、四層信念、基本轉換與下載;適合初學與自助。
- 進階 DNA: 加深觀想、擴充感覺下載詞彙、練習能量衛生(接地、切割),讓每次會談更穩定。
- 深度挖掘: 掌握八大捷徑與「偵探式問句」,學會把表層症狀一路追到底因;這是進入專業助人的關鍵。
- 專題課: 可依需求選修《世界關係》(偏見與合作)、《家人之愛》(表觀遺傳)、《顯化與豐盛》(商業財務)、《靈魂伴侶》(關係合作)。
6-2|我的「一對一會談」十步驟流程公開
為確保品質與透明度,我的一對一會談皆遵循以下流程,這不僅是品質保證,也讓你能清楚知道我們正在做什麼:
- 開場與允許: 確認議題、說明流程與自由意志。
- 連結與安全: 簡短冥想、建立安全場域。
- 身體掃描: 覺察當下緊繃與情緒強度。
- 主訴聚焦: 界定一次只做一個主題。
- 肌肉測試: 用「任何層面」語句檢查關鍵信念。
- 深度挖掘: 以八大捷徑與偵探問句找到底因。
- 轉換與見證: 拔除、取消、置換,並見證完成。
- 感覺下載: 安裝成功所需的身心感受。
- 結束清理: 切割能量、回收能量、接地、喝水。
- 行動處方: 開三項「今天就能做」的小行動與一週追蹤表。
總結:從一個小行動開始,成為自己命運的編導
你在創業路上的反覆卡點,往往不是外部策略,而是身體裡代代相傳的「安全、價值、可見度」的舊程式。
本文用靈性科學與希塔療癒提供了一條可複製的解法:
以**「深度挖掘」找出底因,以「信念轉換」更新內在設定,再用「感覺下載」補足你從未擁有的成功感,最後以「顯化與憶起未來」**把願景化為行動。
下一步,請從第四部分的商業SOP中,挑一個你當下最卡的情境,照著流程走一輪,並為自己寫下三個今天就能完成的小行動。
從此刻開始,讓你的身體知道:你值得被看見、值得被好好付費,且能用更少的耗損,走更長遠的路。